鄭州亞歐交通職業學院—張思婉
在2021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第四屆虛擬現實(VR)產品設計與開發賽項中,我有幸參加了教師組的決賽,并獲得教師組一等獎的好成績。在此次大賽中,比賽形式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模式,最終計入總成績。在線下賽題公布數字博物館主題之后,我深入挖掘與主題相符的各種資源(例如:文字、圖片、視頻、3D模型、闖關答題、背景音樂等)。將博物館展廳設計通過故事內容對數字博物館進行空間設計布局,遵循整體協調、主題突出、布局合理的原則,設計一個前廳和六個展廳,呈現出整體背景,使知識體系更加生動有趣,便于參觀者理解和記憶。在設計數字博物館期間,也遇到了種種困難,例如在設計思想上,如何能讓體驗者更直觀了解、感受到展廳主題?因此,在體驗者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數字博物館的來龍去脈上下工夫。
在交互式技術賽項中,也使我充分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教學新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從人類有了教學活動,便有了教學的交互模式。傳統的交互模式只是一種面對面的交互,其主要表現形式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或學生提問,教師解答。發展到后來,又有了討論式和游戲式的交互。然而,所有這些交互都僅限于課堂。要想做到將信息技術內容與教學活動的其他內容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就要積極的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范圍、來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對我今后的教學設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金磚VR大賽的比賽,讓我深深的體會到VR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數字博物館是集博物館學、VR、交互技術、藝術設計等多學科交叉的產物,將其應用于課程教學,賦予了教學時代感和科技感,成為推動實踐教學“活起來”、“動起來”的關鍵手段。綜合VR、多媒體、數據庫以及人機交互等技術,創建高度仿真的虛擬環境,形成基于VR展館的實踐教學模式。推動教育由“平面”走向“立體”,從“傳統”轉向“現代”,從“網下”走到“網上”,有助于實現全員覆蓋,深化教育教學效果。
通過以賽促教,將新型的教學模式促使教師開發新思維、不斷創新,提高了教師的專業修養與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能力。感謝大賽主辦方及承辦方給一線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實踐證明,虛擬實踐教學促進了教學相長,提高了參賽教師的教研水平。